各位老师,您最近的幼儿园是不是也注重教师的师德它?不知从何时起,成为一名幼儿教师饱受质疑的职业生涯。于是,在很多人面前不那么了解学前教育...
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幼教就是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幼儿教育以“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发展”理论为核心,提炼出孩子的九大成长目标: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平衡、力量、速度。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自小开始,为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如果家长只注重孩子背会了什么,背会多少,考试成绩多少,这些智力上的长进,只看到眼前的一些成长,忘记培育孩子的梦想,忽视了重于一切的“心灵教育”,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不可能拥有多么远大的理想。
更进一步来看,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不要只注重对孩子智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孩子认清人生的意义,明白人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要让我们的教育培育出生活的强者,这个强者不是物质上的强者,而是道德上的强者。
在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家长们每天要花很多时间陪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包括检查作业和默写等。80%以上的家长都为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即便如此,家长还是有操不完的心,因为孩子的成绩还是像温度计的水银柱一样,上上下下起伏不定,这让家长烦恼不已。在和大量的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之中,目前家庭教育所普遍存在的五大误区,这些误区导致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产生了一些问题。
1.家长缺乏沟通和心理疏导。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要通畅、平等,不要动辄用“粗心、不努力、不专心”等空洞的字眼来形容自己的孩子。时间长了,家长和孩子容易对立。特别是有些毕业班学生的家长,恨不得孩子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不应该有一丁点儿的放松,甚至是孩子填报志愿也往往由家长包办。
2.有的家长认为题目做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
目前市面上的教辅书籍铺天盖地,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家长跟风买来了大量参考书给孩子作为“家庭作业”。然而,学校的功课已经很多,再加上家长的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另外,随着学生知识点的加深,家长在辅导功课时觉得力不从心,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中的难点,再加上平时其他的辅助教育也做得不太合理,这会使家长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有所动摇。所以,选择适合的量,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非常有必要。
3.家长用自己成人的思维模式及标准去衡量孩子。
现在的孩子的确见多识广,信息接触相当丰富,但他们毕竟是身心都未发育健全的未成年人,仍然需要大人的耐心引导,大部分家长只是简单地将结果或后果告知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缺乏耐心,并提出很高的标准,动不动说“我们读书的时候怎样怎样”,这样的教育最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结果也可想而知。
4.家长急功近利,没有长远目标。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计划,学到哪里算哪里,发现有漏洞了就“眉毛胡子一把抓”,通常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家长心里的预期随着学生的成绩起起伏伏犹如坐过山车,长此以往,学生考试没把握,要么没自信,要么盲目自信。
5.家长对孩子能取得进步的信心不足。
由于孩子的学习长期处于中等状态,家长在尝试了很多办法后也都没取得预期的效果,长此以往令家长感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从而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但是,家长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和想法可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前景信心不足。
所以建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家长和教育专家一起为孩子量身定制合理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学习目标才是正确的做法。
如曾有个同学,现在读初二,英语特别好,可以达到班级前三名;数学偏科,分数在65分左右徘徊,影响总体名次。在沟通过程中,思源老师发现妈妈特别着急,因为孩子之前的一次数学考试竟然已经不及格。成绩的落差造成孩子现在每次考数学前都有很大的压力,睡不着觉,妈妈则希望尽快可以让同学在数学上有所突破,因为之前的方法都尝试过,但情况没有改善。
针对这个孩子的情况,老师首先建议孩子和家长,要相信数学不是特别难学,同学要先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从作业开始,先做数学,后做自己喜欢的英语。有问题及时问陪读老师,不留疑难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老师还特别为她出了不少考试中的易错题,做到数学基础知识点“零”漏洞。短短2个月的时间,同学的数学分数一跃到83分,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对此,建议广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时刻注意尊重孩子,努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并留出时间让孩子体验大自然、锻炼身体等。只有掌握了劳逸结合,才能提升学习力,孩子才会学得轻松,学得精彩。
最后指出,以上五点是常见的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给孩子自主权,信任孩子,欣赏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样才有利于发挥孩子自身的长处,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达到生活和学习良性循环的效果。
幼小阶段是我们语言学习的重要养成时期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老师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和知识这样才能指导孩子具备勇于表达和善但是我们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改变孩子学习糟糕的现状。
相关文章
- 详细阅读
-
孩子就要从小培养!详细阅读
孩子对周围环境总是充满探索的欲望,好奇、爱动、容易分心似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父母会认为“这是孩子的本性”或“长大了就好了”,而忽略了对孩子专注...
2020-06-13 119
-
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详细阅读
幼教就是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
2020-06-13 101
-
幼儿的爱好兴趣是需要培养的!详细阅读
接下来我们一方面试图通过这一活动,解决“学校多、路途远,无法一一参观”的困难,满足绝大多数孩子的愿望。 另一方面,由于我园一直在进行信息技术和园...
2020-06-12 133
-
幼儿要从小养成好的习惯!详细阅读
在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很听话,从而形成了孩子张嘴吃饭、伸手拿衣服的习惯。所以,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一定要从小做起,养成...
2020-06-12 115
-
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训练方法详细阅读
在家庭教育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该把孩子的专注力激发出来。具体来说年轻的父母可以这样对幼儿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视觉注...
2020-06-11 119
发表评论